
顛覆認知!頭髮到底該多久洗一次?
答案超乎想像
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困擾:拚命洗頭,頭髮卻越來越油,掉發也愈發嚴重。
有的人天天洗頭,頭髮像枯草一樣乾燥;有的人三天不洗頭,頭髮油膩得仿佛能煎雞蛋。
實際上,大部分人在洗頭這件事上都存在錯誤操作,而這個錯誤,或許一直伴隨著你。

「每日洗頭」 真的靠譜嗎?
事實可能讓你吃驚
在皮膚科門診,我接診過一位 30 多歲的女白領。
她一頭細軟的頭髮,每天清晨起床的第一件事,就是洗頭吹髮。
這樣的習慣持續了好幾年,漸漸地,她額前的頭髮越來越稀疏,頭皮時不時發癢,甚至開始出現脫屑的情況。

「是不是我用的洗髮水有問題啊?」 她滿臉苦惱,向我求助。
我仔細檢查了她的頭皮,並沒有發現皮膚病的跡象,但頭皮屏障已經明顯受損,毛囊的營養狀態也不容樂觀。
導致她頭髮問題的根源,並非洗髮水,而是過於頻繁的洗頭行為。
很多人覺得頭髮一油就得立刻清洗,認為這樣能讓頭髮保持清爽,可這恰恰是個誤區。
過於頻繁地洗頭,會破壞頭皮的天然油脂屏障。
頭皮察覺到油脂被過度清洗後,皮脂腺就會加班加點地分泌油脂,試圖恢復原本的平衡,從而陷入越洗越油的惡性循環。

《中華皮膚科雜誌》2021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,超過一半的脂溢性皮炎患者,洗髮頻率都在每日一次以上,他們的頭皮菌群失衡現象十分明顯。
為何頭髮總感覺 「洗不幹凈」?
「我每天都洗頭,怎麼頭髮還是又油又掉呢?」 這是醫生經常聽到的抱怨。
其實,頭皮分泌的油脂,並非污垢,而是皮脂腺的正常分泌物。
這些油脂能夠保護頭皮,起到保濕和防止細菌入侵的作用,就如同臉上分泌的油脂一樣,適量的油脂對頭皮健康至關重要。

然而,如果洗髮方式不正確,就會引發一系列問題:
用指甲大力抓撓頭皮:指甲尖銳,容易損傷頭皮,破壞頭皮的屏障功能。
沖洗不徹底:洗髮水殘留會刺激頭皮,導致頭皮不適。
洗髮水直接倒在頭皮上:未稀釋的洗髮水濃度過高,會對頭皮造成刺激。
頻繁使用去油洗髮水:長期使用會過度清潔頭皮,破壞頭皮的微生態環境。
《中國實用內科雜誌》的臨床數據顯示,在頭皮屏障受損的人群中,超過 60% 存在過度清潔的行為。

究竟多久洗一次頭才最合適?
這個問題並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。
作為皮膚科醫生,我通常會根據患者的頭皮類型給出建議:
油性頭皮:皮脂腺分泌旺盛,建議 2 天洗一次頭,保持頭皮的清潔,又不會過度刺激皮脂腺。
乾性頭皮:油脂分泌較少,3 - 5 天洗一次頭比較合適,避免過度清潔導致頭皮乾燥。
中性頭皮:狀態相對穩定,大約 3 天洗一次頭即可。
洗頭不能一概而論,頭皮可不是鍋碗瓢盆,不能一味地用力搓洗。
我們需要根據自身的頭皮狀態,靈活調整洗髮頻率。
比如,油性頭皮如果洗完第二天才開始變油,就沒必要天天洗頭;乾性頭皮如果連著三天都不油,那就更要減少洗頭次數。

「洗頭」 遠比你想像的複雜
我的一位朋友,是短視訊博主。
由於工作需要,他每天都要面對鏡頭,對髮型格外在意,幾乎每天早晚都會洗頭。
沒過多久,他就發現自己的頭髮變得越來越細,脫髮問題也愈發嚴重。
他找到我時,頭皮已經發紅。
我建議他停用所有控油類洗髮水,改用溫和的胺基酸洗髮水,每周只洗 3 次頭,同時注意飲食調理。
兩個月後,他的掉發情況明顯緩解,頭皮也不再發癢。
洗頭不僅僅是簡單的清潔行為,更是頭皮護理的重要環節。
你對頭皮越粗暴,它就會以更糟糕的狀態回應你。

為何有人頭髮茂密,有人卻越洗越少?
很多人羨慕別人頭髮茂密,認為是基因的功勞,其實洗護習慣對頭髮的影響同樣巨大。《中國醫學創新》的一項頭皮健康研究發現,洗頭頻率過高或過低,都會導致毛囊功能退化。
尤其是 35 歲以後,人體毛囊的修復能力下降,更容易出現永久性脫髮。
這些洗頭誤區,你中招了嗎?
誤區一:洗頭越勤越乾淨
錯誤!頻繁洗頭會刺激皮脂腺反彈,分泌更多油脂,導致頭髮更油。
誤區二:洗頭時用力搓才幹凈
錯誤!過度搓洗容易破壞毛囊,造成微小創傷,影響毛囊健康。
誤區三:掉頭髮是洗頭導致的
錯誤!洗頭時掉落的頭髮,大多是已經自然脫落的。
正常人每天掉發 50 - 100 根都屬於正常範圍。

頭皮護理,絲毫不比護膚簡單
我們每天都會精心呵護臉部肌膚,敷面膜、塗精華,可往往忽略了頭皮這塊 「領地」。
實際上,頭皮同樣是皮膚,而且比臉部皮膚更加脆弱敏感。
頭皮的皮脂腺密集,毛囊豐富,微生態環境複雜。
一旦頭皮屏障遭到破壞,就容易引發一系列問題:
脂溢性皮炎:頭皮出現紅斑、瘙癢,伴有脫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