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子要我幫忙帶孫子,我就提了5個條件,結果兩年再也沒見過孫子
「媽,孩子怎麼又發燒了,你究竟是怎麼幫我帶孩子的?一個月讓孩子發了兩次燒,又得去醫院打吊針,花了錢不說,人多遭罪啊,你就不能用點心幫我帶著他嗎?還是說你看他是外孫,只想著做點樣子給我看,敷衍我而已?」
聽著女兒氣急敗壞的話,我惱道:「你急歸急,但這些話說出來也未免太傷人心了,我背井離鄉上你這來,幫你帶娃做家務,每個月2000多的退休金全,花在了你家裡,還不是心疼你跟外孫?」
我當真是委屈:「如今正值流感季,你也不去看看幼兒園多少孩子在生病,他在園裡感染了病毒,我能控制嗎?」
女兒見我真的來了火氣,又緩和了神色說:「媽,我也是看孩子病了,一時著急說得胡話,你別放心上。」
我心寒的搖搖頭:「現在孩子這麼大了,反正幼兒園也有托班,以後你就自己負責接送孩子吧,你們家的事,我管不了了,我也要回去跟你爸過點輕鬆日子了。」
在女兒女婿的道歉挽留下,我還是堅持回了老家,正式過起了退休生活,可好日子還沒過兩年,我的兒媳婦也生了,也想我去帶孩子。
我知道幫襯兒子兒媳帶娃,既是我的情分,也算我的本分,我推辭不了,不過為了避免重蹈在女兒家的覆轍,我對他們約法五章。
我今年53歲,退休3年了,每個月退休金2600,老伴還在一線奮鬥,一雙兒女也都成家立業了。
我的大女兒結婚比較早,她大學畢業後就去了外省大城市工作,在那邊安的家。,她跟女婿每個月要供房、要養車、要生活,是一天也不敢休息。
要不是女兒意外懷孕,我真擔心她會要拖到30好幾才敢生孩子,雖然當時條件不太好,但孩子已經來了,她也就生了下來。
因為女兒沒有婆婆,又不能停止工作,所以我只能去了外省女兒家,幫著她看孩子。
女兒女婿平日裡早出晚歸,我看他們實在辛苦,所以在帶娃之餘,我也會把家務事做完,讓他們回來,都能飽飽的吃上一頓熱飯。
看女兒天天因為生計忙得焦頭爛額,我也心疼,於是就不管她再要生活費,而是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來,全部貼補在女兒家裡。
我幫著女兒把孩子帶到了三歲多上幼兒園,是出錢出力,可女兒女婿在單位了受了氣、遭了累,回來就挑剔我家務飯菜做不好,我不想跟他們置氣,都忍了。
但孩子是我日以繼夜帶大的,我是真的心疼。
可每每孩子有個頭疼腦熱,他們就一股腦的把責任全推在了我頭上,我不僅是他們家的保姆,還成了提款機和受氣筒。
最終,我實在忍受不了這樣的委屈,收拾行李又回了老家。
回家後,我倒是過了一段清閒日子,可不到兩年,我那兒媳婦也懷孕了。
當時看親家母過去照顧兒媳,我是鬆了一口氣的,兒媳是獨生女,有親家照顧,那我以後就落得清閒了,只管多出點錢就行。
沒成想兒媳還沒生,親家母就病倒了,她拖著個帶病的身體,當然不能帶孩子,所以兒媳生完後,兒子就接了我去伺候月子。
我照顧著兒媳的月子特別仔細,孫女也很乖,讓我非常喜歡。
月子還沒出,兒子兒媳就齊齊請求我:「媽,我們都要上班,以後只能麻煩你幫我們帶孩子了。」
一回想起在女兒女婿家的種種委屈,我是真的害怕了,所以我猶豫著沒有急著同意。
思來想去,我還是同意了幫兒子兒媳帶娃,但這一次,我決心不能事事順著他們,反而委屈了自己,為此,我提出了5個條件。
我對兒子兒媳說:「既然你們請我帶孩子,那以後我怎麼養、怎麼教她,你們都不可以對我指手畫腳,她是我親孫女,我不可能害她。」
我接著說:「第二點,我只管帶孩子跟做飯,家裡其他事情都得你們自己來,畢竟我就一個人、兩隻手,沒法方方面面替你們做周全,我做什麼飯菜你們就吃什麼,不能天天對我提要求。」
「第三點,周末你們放假,孩子就交由你們自己負責,也讓我出去放放風;第四,這個家和孩子是你們的,我來幫你們帶孩子,但家裡和孩子的開銷,你們自己負責,別指望我貼補,畢竟,我也要為我將來養老做打算。」
「最後就是,我只幫著你們把孩子帶到上幼兒園,等時候一到,你們就得放我回去,我年紀已經不小了,等幫著你們把孩子帶出來,我也該享享福了。」
我覺得這幾個條件在情在理,可兒媳卻第一個不滿了。
她沖我說:「別人家的老人幫年輕人帶孩子,哪個不是出錢出力,你倒好,還提上要求了,你是做奶奶的,過來帶孫子,是錢也不願意出,也不願意多幹活,還要求周末雙休,還要我們端正態度,好好供著你,我看你啊,還是回去養老吧。」
兒媳婦的話,著實說得難聽。
可兒子卻不向著我,反而對我說:「媽,你要幫我們帶個娃,還這麼上綱上線的話,我們確實不好求你什麼了,我還是去勞煩我岳母吧,她說她雖然身體不好,但使點勁,最少還能幫我們個兩三年。」
兒媳一出月子,就把親家母接過來了,我只得離開兒子家,回去過養老生活,每個月,我都會給兒媳打1千塊錢,可她只拿錢,卻連句謝謝都沒有。
我去兒子家看孫女,親家母女就藉口帶著孫女出門,不讓我見,我真的是又急又傷心,難道當初我提的那五個要求,是我做得過分了嗎?
兒女們成家立業後,做父母的,都難逃幫兒女們帶孩子的命運,兒女打拚不易,無暇顧及孩子,父母能在他們困難的時候幫一把,這著實是一場情分。
知恩圖報的兒女自然會記著父母的恩情,時時回報,可卻有部分子女把這種情分,當成是父母的本分,父母為他們做這些,都是該的,做不好,那就是父母的錯。
人到晚年,身不由己的事太多,就怕出錢出力、委曲求全,最終都落不著好。
本篇包含虛構創作,內容為版權方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