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母親的傾訴:住過兒子家和養老院,才發現餘生最好的歸宿在哪
王慧芳一大早提著行李在兒子家門口等候。她再也不想住在沒有人情味的養老院,過那種冷冰冰的日子了。等了兩個小時,兒子林皓終於出來了。
他看到王慧芳,立馬接過她手裡的行李。他沒多問王慧芳突然回來的原因,熱情地拉著她進屋。
兒媳陳曼看到王慧芳回來,露出了失望的表情。她不想承擔給王慧芳養老的責任,只想讓她住在養老院。她極力避開這個話題,揣著明白裝糊塗。
「媽,這不年不節的,你怎麼回來了?其實你回來小住也不是不可以,主要是家裡房間緊張。之前你住的臥室改成了健身房,床都拆了。是不是這家養老院住著不舒服?我和林皓可以再幫你找一家。」
王慧芳否定了陳曼的話,直接表達了自己的訴求。養老院環境再好,也給不了她親人的陪伴。
王慧芳上了年紀,孤獨感越來越嚴重。她就林皓這一個兒子,只能依靠他養老。這次回來不是小住,而是常住。
陳曼毫不猶豫拒絕了王慧芳,瘋狂給林皓使眼色。林皓是個孝順的孩子,一開始的計劃也是讓王慧芳跟著她養老。
王慧芳去養老院之前,一直住在林皓這裡。陳曼對此感到不滿,幾乎每天找茬和林皓吵架。嚴重時,她還提出過離婚。
王慧芳不忍心讓林皓左右為難,更不能讓他失去婚姻。思來想去,她決定去養老院養老。
她瞞著林皓聯繫了幾家養老院,參觀對比以後,交了一年的費用。王慧芳準備好所有東西,才跟林皓說這件事。
「林皓,這件事我想了很久,不是一時衝動的決定。老年人和年輕人有代溝,我們相處起來也不自在。那家養老院環境很好,在那裡可以得到周全的照顧。你和林曼老因為我吵架,我心裡也過意不去。」
林皓不同意王慧芳去養老院,執意讓她留在家裡養老。陳曼攔住林皓,巴不得王慧芳當天就搬走。她假惺惺地關心著王慧芳,給她準備了入住養老院的生活用品。婆媳二人第一次達成共識,出現了詼諧的畫面。
林皓心懷愧疚地把王慧芳送到養老院,生活也慢慢恢復了平靜。這半年多,林曼不再沒事找事,變身賢妻良母。
她把王慧芳的房間改造成健身房,寧可閒置,也不肯留有後路。王慧芳在養老院過得並不幸福,孤獨感達到了高峰。
那裡的老人沒有幾個是自願過來入住的,都是因為老無所依才來的。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,像機器一樣呆滯。護工只有照顧他們生活起居的義務,沒有提供情緒價值的義務。老人想念子女,一個人對著窗戶發獃。
逢年過節,養老院會組織聯歡活動,唯獨不提關於親情的話題。老人看似歡樂,其實最怕過節。
王慧芳也期待過林皓帶著孩子們過來看她,可每次聽到的都是要加班的結果。林皓的工作性質就是如此,越到節假日,越抽不開身。理智讓王慧芳理解,感性卻讓她難過。
王慧芳無法融入養老院的生活,有一種度日如年的感覺。她開始後悔這個決定,懷念在林皓家裡的生活。
陳曼再怎麼反對,林皓也不會被她洗腦。一個人含辛茹苦把林皓拉扯大,完全有資格享受他的孝順。她就是顧慮太多,才會讓自己陷入被動。
在經歷一場病痛後,王慧芳更加堅定了搬回林皓家的決心。半年前的一個下午,王慧芳忽然胸悶得不得了。
護工帶她去醫務室量完血壓,第一時間把她送到了醫院。王慧芳被確診為冠心病,之後都離不開藥了。
「阿姨,要不要幫你聯繫你的家人。你現在住院了,肯定想讓他們陪陪你。」還沒等護工說完,王慧芳就打斷了她的話。她不想把這件事告訴林皓,選擇一個人承受。護工照顧得很周到,可王慧芳還是覺得少些什麼。她想到這個病很難痊癒,還可能誘發更嚴重的心臟病,緊張得不得了。
一周後,王慧芳出院了。再次回到養老院,她多了幾分排斥的情緒。她想搬回林皓家生活,只有那裡,才是餘生最好的歸宿。
老伴去世多年,她早習慣了單身。沒有再婚的想法,只有林皓這一個靠山。想明白以後,王慧芳辦理了退住手續。
林皓本就不答應王慧芳去養老院養老,她能回來,他的愧疚感也能減少。林皓不顧陳曼反對,答應王慧芳搬回來。
陳曼要的健身房,他可以保留。但是,陳曼必須把次臥騰出來給我王慧芳住。如果陳曼還像以前那樣針對王慧芳,林皓不介意離這個婚。
「我媽就我這一個兒子,她不靠我靠誰呢?你要是真的為我考慮,就不該唱反調。之前你拿離婚威脅我,我是怕了。現在我不怕你來這一套,就算離婚,我也要在我媽身邊盡孝。」
陳曼氣急敗壞,和林皓大吵一架回了娘家。王慧芳沒有考慮林曼,心安理得地住了下來。林曼果然是紙老虎,一捅就破。嚇唬不了林皓,最終接受了這個結果。
人上了年紀,對子女的依賴明顯增強。有責任心的子女會主動承擔起贍養父母的義務,沒責任心的子女才會把父母送到養老院。
老有所依是理想的養老狀態,卻只有一部分人能擁有這份幸運。養老院再好,也不是最好的歸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