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收入是我弟3倍,我媽藥費咱全包」:兄弟姐妹處成仇人的原因

2025-09-14     楓葉飛     反饋

「你收入是我弟3倍,我媽藥費咱全包」:兄弟姐妹處成仇人的原因

《增廣賢文》有云:小時是兄弟,長大各鄉里。

兄弟姐妹,小時候是親人,是親密無間的利益共同體;長大後是親戚,有了各自的家庭,代表各自的利益。

既然是親戚,就一定要分清界限。但有些人的思想不夠成熟,依舊停留在小時候,在相處時,缺乏邊界感。

常言道:千朵桃花一樹生,兄弟姐妹莫相爭。

兄弟姐妹一脈相承,是你在這世界上最親近的人,但如果在相處時邊界不清,就很容易產生金錢上的紛爭,利益上的糾葛。

最後,兄弟姐妹處成了仇人,老死不相往來。

01.兄弟姐妹處成仇人的原因是什麼?

知乎上,曾有人問道:

父母都走了,兄弟姐妹就散了,基本不來往了,真的是這樣嗎?

下面有一條高贊回答是這麼說的:

兄弟姐妹的關係,都是由父母決定的。大部分父母是根據個人喜好、世俗觀念和利益得失,從小就區別對待自己的孩子們,最終導致兄弟姐妹之間關係不好。

作家拾遺也曾說過:多孩家庭的紛爭根源,不是兄弟姐妹的分愛,而是父母的不公正。

其實,兄弟姐妹處成仇人的原因,除了父母的偏心外,還有一個主要原因,那就是缺乏邊界感。

有一句話說:所有良好的人際關係,都需要有邊界感。

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處,也是如此。

正所謂:親兄弟,明算帳。

兄弟姐妹之間,不但要劃分好金錢上的邊界、情感上的邊界,還要劃分好責任、義務上的邊界。

如果將金錢、人情、責任、義務混為一談,最後難免會處成仇人。

02.妻子缺乏邊界感

網友郭妍(化名)最近因為母親醫藥費的事,和老公吵了一架。老公說她邊界不清,她非常不服氣。

郭妍出生於南部沿海的小鎮上,家裡條件一般,她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,都已經結婚。

父母沒有固定工作, 和弟弟住在一起。母親幫弟弟帶孩子,父親在鎮上打零工,月收入大概在4000左右。

妹妹嫁在縣城,婆家也是普通家庭,一家人開店做點小生意。不過,婆家有3套拆遷房,妹妹的日子過得還算輕鬆。

弟弟是家中老么,也是父母最寵愛的一個。

父母傾其所有為弟弟買了一套房,並為他操辦了婚姻大事。

弟弟月薪5000元左右,雖然收入低,但有父母為他托底,他的生活過得也不錯。婚後第4年,他又首付了一套房。

郭妍在三姐弟中學歷最高,她大專畢業後,留在省城工作。機緣巧合下,她與現在的老公程望(化名)走到一起。

程望是公司技術骨幹,月薪15000,加上績效、年終獎,年收入25萬左右。

平心而論,程望對她不錯,對她父母也不錯,前一陣子母親身體不舒服,來省城檢查身體,都是程望開車接送。

後來,母親身體檢查出問題,也是程望幫忙一起定下治療方案。最後,還特意請假開車送母親回家,安排母親在縣城醫院治療。

可是,因為母親醫藥費問題,程望沖她發火了。

03.我弟收入低,我媽醫藥費咱全出

母親住院一個多月,花了近10萬。

住院期間,郭妍斷斷續續服侍了一周時間,她考慮到弟弟收入低,每月還要還房貸,便和程望商量:「我弟收入低,我媽醫藥費咱全出吧。」

沒想到程望一口拒絕,說:「為什麼要我們全包,難道你想讓兄弟姐妹處成仇人嗎?你們姐弟3人一起平攤不好嗎?」

郭妍不大理解程望話里的意思,繼續說道:「你收入是我弟弟3倍,他確實沒錢,再說我媽出院後,還要住他那裡,還需要他照顧,咱多出點錢怎麼了?」

程望回復道:「收入高就要多出錢?你弟沒錢要去想辦法啊,子女孝敬父母是責任也是義務,憑啥讓我幫他們扛下來?再說他們又不是真的沒錢。」

郭妍解釋說:「雖然我弟我妹的房子比我們多,但他們手頭上真的沒錢,要不這樣,我們住得遠,照顧不到我媽,多出的錢就當是給我弟照顧我媽的費用。」

程望說:「你爸媽把家裡財產都給了你弟,照顧父母是他的責任,憑什麼要我們給他錢?你這樣邊界不清,兄弟姐妹遲早會處成仇人。」

郭妍一時之間無言以對。

程望又說道:「你自己想想看,每次你爸媽身體不舒服,弟弟妹妹都說,到省城來檢查,大城市醫療條件好,真的是這樣嗎?

他們只是習慣把責任推到我們身上,而這個習慣正是你慣出來的,如果這次我們再把醫藥費全出了,以後他們又習慣了怎麼辦?升米恩,斗米仇,你難道不知道嗎?」

郭妍辯解道:「為人子女,能力越大,責任越大……」

程望這時徹底怒了,說:「你怎麼就拎不清呢?你自己是什麼能力?我們家房貸、車貸、孩子教育經費,你管得過來嗎?你憑啥這麼理所當然地道德綁架我?」

郭妍的收入一般,月薪7000元左右,程望的話刺痛她的自尊心,夫妻倆大吵一架。

郭妍很不服氣,她想知道,在收入比弟弟妹妹高很多的情況下,程望堅持三姐弟平攤父母醫藥費的做法合理嗎?

04.邊界感清晰,兄弟姐妹才不會處成仇人

心理學家武志紅在《家為何會傷人》里寫道:

邊界感淡薄,是很多情感成為傷人利器的原因。

好的關係,一定是有邊界感的。邊界清晰,底線分明,兄弟姐妹才能和諧長久地相處。

在盡孝父母方面,能力越大,責任越大,確實沒錯。但兄弟姐妹之間,千萬不能邊界不清,把金錢、人情、責任、義務,混淆在一起。

收入高的可以多出點錢,收入低的可以少出點錢多出點力,但一定不能單方面的大包大攬,也不能以收入低作為逃避責任的理由。

人性是複雜的,單方面的大包大攬,會讓對方覺得自己無能,覺得自己低你一等。

而且,父母病了,正是子女盡孝心的時候,你一個人把這機會給包攬了,你讓兄弟姐妹如何自處?

還有,街坊鄰居會怎麼看?那戶人家父母病了,錢全部是姐姐出的,做兒子的一分錢沒拿……

1/2
下一頁
楓葉飛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3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8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8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3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1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4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K次觀看
武巧輝 • 1K次觀看
武巧輝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1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K次觀看
武巧輝 • 2K次觀看
唐園秀 • 4K次觀看
武巧輝 • 1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3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4K次觀看
唐園秀 • 9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