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子再婚,新兒媳每個假期都把孫女送走,看到親家買菜,我才明白
01
每到寒暑假,李阿姨就忍不住長吁短嘆。
眼看著暑假到了,新進門的兒媳婦小芸又要把自己的大孫女送走了,等開學了再接回來。
雖然大孫女是去自己的親姥姥姥爺家,但新兒媳婦以這樣的方式送走她,李阿姨還是心有戚戚然。
如果不是自己的兒媳婦鐘琴去世了5年,或許自己的兒子也不會再娶一個這樣自私自利的兒媳婦。
以前的兒媳婦有多好多孝順,就越發襯得現在的兒媳婦有多麼涼薄和自私。

02
李阿姨也曾心疼孫女,提出把孩子送到她家,由她來照看,不在新兒媳婦面前礙眼。
可新兒媳婦不願意,執意要把孩子送去她姥姥姥爺家,說他們才是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。
兒媳婦此話一出,李阿姨就越發深感無力。鐘琴去世她無能為力,孫女被送走她也無能為力。
當初兒子和兒媳婦鐘琴結婚時,雙方父母都很滿意。因為彼此都是獨生子女,沒有那麼多算計和計較,算是強強聯合。
兒子和鐘琴婚後生活很幸福,還在一年後生下了可愛的孫女。
李阿姨高興壞了,鞍前馬後照顧月子和孩子,不假手於他人。

03
兒子事業有成,兒媳婦孝順懂事聽話,孫女可愛乖巧,原以為這是自己所期盼的幸福一家人。
誰知道,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,鐘琴在上班路上跟人發生了車禍,當場不治去世了。
兩位親家聽聞後,當場悲傷過度,接連病倒了。白髮人送黑髮人,旁觀者看了都忍不住落淚。
兒子特意請了一個月假期照顧兩位親家,兩位親家不忍心耽誤兒子的工作,才勉強打起精神振作起來。
不振作也不行,獨生女兒去世了,可女兒還留下個孩子,當父母的不忍心讓女兒的孩子孤苦無依。
之後,李阿姨和兩位親家輪流帶孩子。直到孩子8歲,兒子才和現在的兒媳婦結婚了。

04
從那之後,兩位前親家就不好再經常登門,免得惹惱了女婿新進門的兒媳婦。
雖然女婿娶了新人,但他們卻依舊感激女婿的不離不棄和關心。人都是相互的,女婿為他們著想,他們也得為女婿著想。
女兒已經去世了5年,可女婿還年輕,總不能就這樣守著孩子過一輩子。
只是理解歸理解,兩位前親家卻還是忍不住傷心難過。
李阿姨雖然總覺得新兒媳婦比不上鐘琴,可現在人家當家做主,她也不好說什麼。
新兒媳婦執意要把孩子送過去親家家裡,她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。

05
只是左右鄰居還是忍不住議論紛紛,說後媽終究是後媽,不是自己的孩子就是不心疼,更何況孩子又長得跟去世的媽媽一模一樣。把孩子送過去,豈不是相當於給老兩口傷口撒鹽?
李阿姨越聽越心驚,生怕自己的大孫女受了委屈,畢竟新兒媳婦也生了自己的兒子。
李阿姨不放心,擔心孫女和兩位前親家,說不定三個人此刻正在家抱著默默流眼淚呢。
李阿姨去過許多次前親家家裡,沒有多費功夫就到了樓下,只是湊巧看到了兩位親家一人一邊牽著孩子的手去買菜。
孫女還蹦蹦跳跳,不知道說了什麼,哄得兩位親家哈哈大笑,一掃往日的陰霾和苦悶。

06
看到兩位親家不由自主露出的笑容,李阿姨當場愣住了。
自從兒媳婦鐘琴去世了,兩位親家多久沒在人前如此開懷笑過了?
哪怕是笑,他們也只是很勉強地笑,然後又掩藏不住深深地失落無助和落寞。
看著前面這一幕畫面,李阿姨才明白新兒媳婦有多麼明智。
或許她也是這樣想的吧,她不懼怕別人的閒言碎語,不害怕自己後媽的名聲,只為了讓孫女去安撫兩位失去唯一女兒的孤苦老人的心。
李阿姨忍不住感激小芸,小芸卻擺手拒絕,說媽,我爸媽也只有我一個女兒。如果他們失去了我,估計也活不下去了。如今孩子就是鐘琴姐的翻版,也是鐘琴姐父母的寄託。
小芸繼續說:不管她去哪裡,我們全家對她的愛都不會少一點點。寒暑假把孩子送過去,讓她姥姥姥爺親耳聽到孩子說說她平時在家的情況,也好讓他們老兩口放心。
小芸的話,李阿姨聽了忍不住紅了眼眶。

07
她很感謝小芸的體貼和理解,也很慶幸自己兒子娶了她,自己的孫女遇到一個好繼母。
小芸還繼續和盤托出:現在孩子小,我們啥也不說。等孩子長大了,如果她姥姥姥爺需要她,我們願意將她送還給她姥姥姥爺,讓他們不覺得孤單。雖然女兒不在了,但還有外孫女呢。
說完,小芸還有些難為情地說:其實,我也很猶豫,我也怕別人說我這個後媽虐待孩子,有私心,要送走繼女為自己的兒子爭奪家產。可我是真心心疼鐘琴姐的父母,他們能熬過喪女的悲痛,已經很不容易了。
小芸越說,李阿姨就越是愧疚。或許她和兒子也是真心想幫助鐘琴父母走出喪女的悲痛,可他們卻一直忽略了兩位老人的真實需求。
李阿姨忍不住點頭答應,只要孩子願意,我們一家人都不干涉。
畢竟鐘琴不在了,她的父母和孩子就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