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媽來四個月了,兒媳沒給我做幾次飯」兒子:讓您在這養老不錯了

2025-05-08     楓葉飛     反饋

這些年,妻子雖然也曾因為賈崎的家人待自己不公而哭過,但重話、難聽的話倒是沒說過一句,她都能毫無怨言地過好當下,為何老母親就不行了?

想了想,賈崎覺得也沒必要再好言好語地勸母親,他索性把話說開了:

媽,讓您住家裡養老就不錯了!知足吧!別挑了!我是您兒子,伺候您不是應該的嗎?您不就是要指望我的嗎?何必非得事事要求您兒媳婦呢!您別忘了,您可一天都沒幫過她,按理說她能做到這個地步真的是極大的讓步了!您就為了您兒子我,消停消停吧?要不然,要麼給您在外再租個房,要麼我們一家三口搬出去,咱們保持一碗湯的距離,省得您整天那麼多抱怨的話!

也許是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會這樣說,老母親愣了半天后,長嘆一口氣,扔下了一句「好!我以後閉嘴!誰讓我住別人家」,再也不說話。

03

賈崎說,他希望母親能看開一點,以後有點改變,至少心要放寬一點,別再總計較兒媳婦怎麼樣了,只要他這個兒子做得到位就可以。

「說實在的,老娘和老婆我都不想得罪,就只想安生地過日子!當然,我也怨不得老婆什麼,我知道她心裡還過不去,她能做到現在這樣,我心滿意足了。我就是希望老娘以後能轉變思想,別再讓我為難就行了!」

其實,作為旁觀者,挺理解賈崎的難處的。

兩邊都是所愛之人,一個是養自己的,一個是陪自己後半輩子的,「得罪」哪一個心裡都會不好受。

但是,實話講,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,賈崎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,如果以前他能調和一下母親和妻子的關係,如今也不會那麼的騎虎難下。

當然,賈崎的妻子做到這個份上,真的很好了,要知道,換做別的兒媳婦,如果婆婆對她沒什麼情分,不幫一點忙,還只會處處指責、挖苦、給臉色,那婆婆到了晚年,別指望兒媳婦能養老了,能長住兒子家估計都有點困難。

這裡也不是說,兒媳婦不讓婆婆住在家裡,那婆婆就不能住,而是指如果婆媳兩人沒一點情分,有的只是過節、仇恨,那麼,強硬地住在一起只會兩敗俱傷,甚至有可能以損壞婚姻為代價。

我一直都勸身邊的老人,要做好兩件事:

一,管好自己。不多嘴、不隨意指責兒女的伴侶,不管看得慣的、看不慣的,只要不關自己的事,那就把「意見」統統咽到肚子裡。因為你兒女的伴侶,是陪你的兒女過下去,不是跟你過日子的,只要你的兒女一天不嫌棄ta的伴侶,一天沒和ta的伴侶離婚,那看在自己兒女的份上,多少要容得下ta的伴侶;

二,教育好自己的兒女,不把兒女養廢,這樣兒女在你的晚年能出份力,不過,怎麼把握這個「度」,還是要看父母自己。當然,作為父母,該幫兒女的時候,如果自己身體允許,那麼就伸手幫一把,但是要適可而止、不能過度付出,也不能一邊幫著兒女,一邊就要讓他們回報。做父母的,有能讓兒女孝順的「底氣」,也有接受兒女不孝的坦然和勇氣,這才是最大的智慧

有些老人總是說,我兒子不願意給我養老,對我不孝,都怪我那個兒媳婦,如果不是兒媳婦「管得嚴」,我兒子絕不敢這麼做。

真的是這樣嗎?

我不否認生活中有一些女人的確把男人管得死死的,但在孝順父母這件事上,如果男人自己盡心盡力,不把該盡的責任全部推給他的妻子去做,那麼,沒有哪個女人會那麼心狠讓男人不去管他的爹娘,畢竟,每個人都有父母。

換言之,如果你的兒子孝順,就算是他和你的兒媳婦有衝突,那麼,他也會想辦法去給你盡點孝心;若是你的兒子根本就沒那個心思,或者不願意自己出力,那真怨不得別人。

人老了,除了要保重自己以外,也要學會經營感情:經營和老伴的感情,經營和兒女的感情,經營和兒女伴侶的感情,這些往往都是給自己留的退路。

你明事理、不挑刺兒,大家住在一起還能和諧一點;你若又作、事又多,總想著兒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,那麼,早晚有一天,誰都受不了。

就像賈崎,其實他作為兒子,做得也算不錯了,把老母親接到身邊養老,自己盡心盡力去照顧,不管如何,老母親也該知足了,而不是總盯著兒媳婦,總想讓兒媳婦也出分力。

兒子能孝順,是你的福氣;兒媳能孝順,是你的幸運。

當有了福氣以後,就好好珍惜,而不是想著再幸運一點,弄得一家人都很為難。

上一頁
2/2
楓葉飛 • 139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9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4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3K次觀看
宗先紀 • 6K次觀看
武巧輝 • 6K次觀看
武巧輝 • 3K次觀看
武巧輝 • 6K次觀看
宗先紀 • 4K次觀看
宗先紀 • 6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3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3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4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K次觀看
宗先紀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3K次觀看
高宏浩 • 2K次觀看
高宏浩 • 3K次觀看
高宏浩 • 2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