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不了完美媽媽!「暴躁後媽」上線後,全身巴適,娃也聽話多了!

2025-11-12     玉兒     反饋

前兩天,一個多年的好姐妹跟我說,她憋屈了五年(娃5歲),終於給自己憋出了乳腺結節!

我聽後,立馬抱抱她,同病相憐化作淚兩行~

只因我前兩年就已經查出了乳腺結節,就想問問,這是不是當媽以後的通病?

話說,很多時候面對不省心的娃,你得一邊強壓怒火,一邊還要擠出溫柔笑容,心裡默念著「親生的親生的……」

/www/bananadaily.net/web/images/image/2283/22833150.avif

可結果呢,憋得內分泌失調,憋得乳腺增生,人家還不一定領情,甚至變本加厲折騰你!

做個好媽媽,這是我以前一直努力的目標。但自從得知自己乳腺增生後,我一咬牙,開始放飛自我,當起了「暴躁後媽」!

還別說,這效果比想中要好很多!今天就來和大家嘮嘮,這「暴躁後媽」到底有啥過人之處。

心理學上有個概念,叫「足夠好的母親」,但不是指媽媽要當得完美無缺,而是要讓孩子覺得真實可信。

提出這一概念的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·溫尼科特認為,孩子需要接觸父母真實的情緒,才能建立對現實世界的準確認知。

這點我感觸頗深,以前孩子做錯事,總小心翼翼看我臉色,哪怕我臉上掛著「溫柔」的笑,他們依舊忐忑不安,眼神里滿是惶恐與試探。

自從「暴躁後媽」上線後——忍無可忍便無需再忍,有問題就直接吼出來!

/www/bananadaily.net/web/images/image/2283/22833151.avif

你猜怎麼著?人家不僅不怕,反而跟我嬉皮笑臉:

「媽,媽你別生氣,知道錯了,下次不會了!」

敢情,這十年的隱忍全都喂了「狗」……

實際上,孩子遠比我們想像中要敏感!

他們一直能察覺我們刻意壓抑的怒氣,那種「皮笑肉不笑」、「臉在笑心在哭」的分裂,反而讓他們感到更加不安!

關於當「暴躁後媽」這一塊,我表姐覺醒得比我早。

表侄女小時候不愛吃飯,每次一鬧騰,表姐便直接收了碗筷,並沒好氣對孩子說:「不吃就餓著,但沒零食,只能等到下頓再吃。」

晚上侄女餓得大哭,她雖心疼但始終堅持原則。後來孩子吃飯不再整么蛾子,慢慢改掉了挑食的毛病。

/www/bananadaily.net/web/images/image/2283/22833152.avif

如今孩子十幾歲了,長得婷婷玉立,個子也高,這還得多虧當初表姐的堅持。

有時候,你給孩子確立一個清晰的規則,並堅定的執行,比無數句溫柔的哄勸和商量管用多了!

當然,這種「暴躁」要有度。記住一條紅線:只對事,不對人。

你可以對孩子說:「你這樣做讓我很生氣」,但絕對不能說:「你這孩子咋那麼招人煩!」

在育兒過程中,我們對孩子發脾氣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脾氣過後,不懂得修復親子關係。

其實,每次吼過孩子之後,媽媽們都會覺得特別愧疚。

告訴你一個【三分鐘滅火法】——比如,當你忍不住吼了孩子,不妨先離開現場冷靜一會兒,平復幾分鐘後再回來,蹲下身子與孩子對視,並誠肯對他說:

「剛才媽媽太生氣了,聲音太大嚇到你了,對不起。但我為什麼生氣呢?因為你答應了只看半小時平板,可是一個小時都過去了你還放不下,這我不能接受。」

/www/bananadaily.net/web/images/image/2283/22833153.avif

這樣的處理過程,其實教會了孩子三件事:

情緒可以被理解

錯誤可以被討論

關係破裂可以修復

再告訴你一招,就是跟孩子提前預告你的情緒。比如:「平板了該收了,否則5分鐘後我可能會爆炸!」

通常這時候,孩子都會有所收斂,甚至還嬉皮笑臉來哄你:「好了媽媽,別生氣,我不看啦~」

有點脾氣很正常,但在家裡如果隨意發脾氣,容易傷家人的感情。

莞媽提醒,掌握正確的方法,能讓你發脾氣也顯得「高級」,而且更有價值!

/www/bananadaily.net/web/images/image/2283/22833154.avif

✅1.就事論事,不翻舊帳。

比如孩子是因為作業沒寫好,那麼就只說作業的問題。別扯出以前考試沒考好、上課不認真等舊帳。讓孩子清楚問題所在,也避免過多的指責和爭吵。

✅2.明確表達感受與需求。

如孩子不寫作只顧玩業,你可以蹲下來,拉著他手說:「寶貝,媽媽忙了一天很累,看到你只玩不寫作業,很擔心你寫不完,拖太晚影響睡覺,要不咱寫完了再玩,好嗎?」

✅3.儘量控制音量和語氣。

脾氣可以發,但千萬別聲嘶力竭地吼叫!我們可以用平穩而堅定的語氣表達不滿:「你這做法讓我很生氣,因為它違背了我們之前的約定。」既表明態度,又不讓場面失控。

✅4.給出解決方案和建議。

孩子把家裡整得一團糟,你發完脾氣後,可以說:「現在我們一起把地上的玩具撿起來,分類收進收納箱,以後每次玩完都放回原處。」這樣孩子就知道如何整改,並且下次也知道注意了。

/www/bananadaily.net/web/images/image/2283/22833155.avif

作為媽媽,我們沒必要把自己逼成「聖母」,偶爾暴脾氣一下,也是人之常情。

會發火,也會認錯的媽媽,養出來的孩子通常遇事不慫、善解人意、執行力還超強

所以從現在開始,一起放下「完美媽媽」的包袱,做個有血有肉、會吼會笑的真性情的媽媽吧~

養育一個情緒健康的娃,比養出一個乖巧、從不惹媽媽生氣的孩子更重要,你們覺得呢?